筑牢心灵防线,护航青春成长
10月20日下午,我校在二楼教研室举办“让心灵沐浴阳光”心理委员专题培训讲座,心理辅导室路飞老师主讲,各年级心理委员参训。培训聚焦角色定位、工作技能与协同机制,旨在提升心理委员朋辈互助能力,筑牢校园心理健康“第一道防线”。
路老师首先明确心理委员“观察者、支持者、传递者、组织者”四大角色:需观察同学情绪行为异常并填写《班级心理状态晴雨表》,用倾听、共情技巧疏导情绪,普及心理知识并反馈班级动态,配合策划心理班会。她特别强调“边界意识”,要求严守保密原则,若发现自伤、自杀等危机情况,立即启动“心理委员——班主任——心理教师——校领导”四级预警机制,确保干预“零延迟”。
针对实际工作,路老师重点培训沟通与危机识别技能。沟通上,提出“55%非语言信号法则”,指导用身体前倾、眼神接触传递专注,以“关键词反馈法”回应情绪;危机识别方面,梳理情绪剧烈波动、行为异常、消极认知、生理症状突显四大高危信号,要求发现后及时联系班主任或心理教师,并通过情景模拟强化应对能力。
工作协同层面,“周汇报——月研讨”机制同步明确:心理委员每周反馈班级动态、每月参与个案研讨,配合心理辅导室开展调研与活动设计,学校“阳光俱乐部”提供常态化专业督导。
培训尾声,全体心理委员起立宣誓,誓言铿锵有力,展现出投身心理健康互助工作的坚定信念。此次培训是我校深化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举措,学校始终将学生心理健康置于关键位置,构建立体化教育体系,推出系列护航举措。未来,学校将持续丰富教育形式,营造全员关注心理健康的氛围,守护学生心灵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