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花开,风和日丽。4月24日下午,2025年安庆市中考历史备考研讨会课堂教学展示和中考一模总结环节在我校报告厅开展。安庆市教育教学研究室王艮胜副主任,历史教研员张皖宿主任,我校刘兵副校长等参加此次研讨会。本次活动还汇聚了安庆各市、县、区历史学科教研员和一线教师,共同聚焦历史教学,把握中考脉搏,探索历史教育发展新方向。
研讨会开幕式由张皖宿主任主持,我校刘兵副校长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对参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王艮胜副主任发表讲话,强调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方面的重要意义,并对未来历史教学的发展提出殷切期望。
安庆市教研室历史教研员张皖宿主持
安庆市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刘兵致欢迎辞
安庆市教研室副主任王艮胜致辞
精彩课堂一:展现历史魅力,有效整合复习
来自我校初中部东区胡森老师带来了《从蒸汽机到人工智能的文明跃进——科技革命与人类社会的变迁》的展示课。
胡森老师利用时间轴引导学生给三次科技革命进行时空定位,溯源科技革命的背景和重大历史事件,分析探讨这些重大历史事件与科技革命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探寻科技革命的积极和消极历史影响,并总结出文明跃进对中国的冲击和影响。最后,引导学生思考“创新驱动的AI时代下我们应如何应对?”的问题。
在授课过程中,深度践行“以史为鉴,论从史出”的历史教学理论,精心选取各个科技革命阶段的典型史料,引导学生整合课本、试题,学会提取有效信息的做题方法。这堂课不仅有效整合复习历史知识,还让学生们在探究中深刻认识科技在历史进程中的巨大影响力。
精彩课堂二:见证货币变化,转动思维齿轮
望江初级中学的刘护生老师则带来《货币见证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小钱币,大历史》展示课。刘老师从当今时政导入,运用视频将学生拉进各式各样的货币情景中。通过展示不同时期、不同样式的货币实物图片、历史文献记载等,引导学生探究货币背后的历史事件,追寻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过程以及货币上所见证的中外关系,包括“一带一路”的影响。用小小的货币为学生串联出一个个鲜活的历史情境。感知货币作为经济文化交流载体的重要作用,感受中国与世界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融合。 新颖的视角、丰富的史料,让学生们沉浸其中,也充分激活学生积累的历史知识,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和探究。
一模分析:把脉中考脉搏,落实多维策略
石化一中黄晶晶老师就2025年安庆市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考试历史学科做主题为“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前行”的成绩分析报告。 黄老师的分析从试卷整体情况、考试结果、后期备考建议三个方面展开。结合具体数据,向与会者详细阐述出题方向和理念。一模试卷在题型设置与内容编排上,全面对标课标要求,在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历史事实、理解历史发展脉络与规律的基础上,考察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从一模考试整体数据来看,应注重学生历史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包括解读史料、提炼观点和规范作答,以及在新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黄老师还分享了自己在日常教学中的做法,根据学生失分原因,提出“单元+专题的双线整合”复习方法,抓主干,理线索,以中考真题为锚,精准切入,用多维互动高效复习。
评课交流:思维碰撞,共促教学提升
桐城市教研室叶维霞主任作主题为《多维视角下的课堂观察》的点评报告。叶主任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结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和反思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她认为两节课均符合跨学科、大概念主题,内容涵盖广泛,课堂逻辑严密,课堂灵活多样且运用数智赋能,充分展示历史学科素养,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同时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意见以期共同研讨。
太湖县教研室金艳南主任作题为《核心素养下的历史教学实践探索——从科技革命到货币史的双课评析》点评报告。金主任主要从学生主体性与探究式学习、跨学科整合与创新实践等方面与大家进行交流,认为两节展示课均做到以学生为本,其探究式学习锻炼了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实证能力。金主任还提出一些建议供大家共同思考。
来自其他学校的两位教师代表也上台评课。她们赞赏两位展示课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深度挖掘和整合,以点带面,将知识体系梳理得清晰明了。同时让学生直观感受历史,有效引导学生分析历史史实背后深层次原因,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思想的火花在师生交流中不断碰撞,为提升历史教学质量积累了宝贵经验。
2025年安庆市中考历史备考研讨会,不仅为教师们搭建了展示教学风采、交流教学心得的平台,也为安庆市历史中考后期复习冲刺提供了有效指导和借鉴,更为提高历史教学质量起到积极引导和推动作用。广大历史教师将培养学生具有更广阔的历史视野和更深度的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