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堂 > 德育活动 >

曹昕老师国旗下演讲

作者:曹昕      点击数:

以自律为帆,赴成长之约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当周一的晨光洒满校园,我们又迎来了新一周的成长时光。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位名人的故事。在分享这个故事前,我想先讲一个我在学校里碰到的一件小趣事。这是发生在上学期一次大考前的晚上放学,我沿着教学楼走廊去去取车下班。我的前面是两个女生一直在看教学楼上面挂的各位名人的画像,并且一直在小声讨论着什么。我很好奇一直观察着他们,突然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至今印象深刻。两位可爱的小姑娘居然突然地跪倒在某一副画像面前,磕了三个头,跑掉了。我很好奇他们拜的是谁,他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是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的华罗庚先生。我想他们可能是真的崇拜华罗庚先生在数学上的成功,今天的小故事可能就能告诉你他成功的秘诀。
  在华罗庚先生的书房里,始终挂着一张特殊的作息表:每天清晨6点准时起床,先用1小时梳理前一天的研究思路,7点开始专注演算,中午仅休息1小时,下午继续投入课题,直到晚上10点才停下工作--这份作息表,他从青年时期开始,坚持了数十年,即便在病痛缠身或科研遇到瓶颈时,也从未轻易打破。
  有一次,华罗庚先生因过度劳累生病住院,医生再三叮嘱他必须卧床休息,禁止思考数学问题。可他躺在病床上,心里始终惦记着未完成的论文。于是,他悄悄让家人把演算纸和笔放在枕边,趁医护人员不注意,就偷偷在纸上推导公式。家人劝他:“身体要紧,等康复了再研究也不迟。”他却笑着说:“研究就像赶路,一旦停下来,思路就容易断,一天不坚持,就容易松懈,”正是这份刻在骨子里的自律,让他在数学领域不断突破,从一个只有初中毕业学历的青年,成长为享誉世界的数学家。
  同学们,华罗庚先生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想成功必须先自律!自律从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日复一日的坚守,它可能是课堂上管住想走神的自己,认真听完的每一节课:可能是放学后拒绝拖延,按时完成的每一份作业:也可能是睡前放下手机,用10分钟回顾当天的知识。这些看似微小的坚持,就像一粒粒种子,终会在未来长成参天大  树。
  新的一周,愿我们都能以华罗庚先生为榜样,把自律融入日常的每一件小事里。当我们学会管住自己、坚持目标,就会发现,成长的路上,最可靠的“助力”,永远是那个自律的自己。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