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上午好!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中国航天员聂海胜的逐梦之旅,看一位农家少年如何叩响宇宙之门。
少年聂海胜,在一个夏夜放牛时,飞机如流星般划过星空。他赤着脚追着尾光奔跑,那一刻,蓝天梦在心底扎根。那时他家境贫寒,用3只兔子抵学费,每周赤脚走30公里山路回家。但困苦未能阻挡他——路灯下晨读,树枝在地上演算,喂猪时默背单词。19岁,他成为全镇首个考上飞行员的孩子,第一次离天空那么近。
39岁,作为神舟五号首飞梯队成员,他却在发射前成为备份。有人替他遗憾,他却指着40万字的训练手册说:“航天人随时要准备归零,今天的蛰伏,就是为了下次更好地起飞。”此后12年,他在离心机里承受8倍重力,如同800斤重物压身,面部变形仍咬牙坚持80秒,远超60秒的标准。终于,41岁那年,他驾驶神舟六号飞船飞向太空,让梦想在浩瀚宇宙绽放。
同学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梦想从不在于起点高低,而在于能否把“我想”化作“我做”;考砸的试卷,是“归零再出发”的号角;每日的早读,是向梦想靠近的跬步。只要眼中有光,脚下有力,每个认真努力的日子,都在铺就通往梦想的路。让我们行动起来,追梦而行,让青春在拼搏中闪耀,让人生因奋斗而辽阔!
同学们,愿我们都能成为自己的追梦者,在逐梦路上,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