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光生长,终成星辰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关于“光”的故事。
2018年,云南深山的一所中学里,有个叫周桐的男孩,每天上学要翻越四座悬崖。他总在书包里塞两个烤土豆,凌晨五点举着手电筒出发。那束微弱的光,照过毒蛇盘踞的小路,穿过暴雨冲毁的木桥,却从未熄灭。高二那年,山体滑坡夺走了他的右腿,但手术醒来后,他说的第一句话是:“妈,把我的课本拿来吧。”
无法返校的日子里,他在病床上搭起课桌。没有右腿,就用枕头垫高左腿写字;伤口渗血染红试卷,他就垫上塑料袋继续演算。当同学们备战高考时,他刚装上假肢,在复健室里边流泪边背单词。2021年7月,这个曾被命运按进深渊的少年,以684分考入清华大学。记者问他如何坚持,他望着窗外的光:“黑暗可以吞噬我的影子,但吞不掉我眼里的星辰。”
同学们,此刻我们头顶的五星红旗,浸染过比周桐更深的苦难。长征路上,有战士嚼着皮带把最后的粮食留给战友;戈壁深处,邓稼先们用算盘打出原子弹数据时,饿着肚子喝盐水充饥。今天,周桐用假肢踏进清华园的身影,与百年前西南联大师生“徒步三千里求学”的足迹重叠——苦难从不是勋章,但把苦难熔铸成阶梯的人,注定成为民族的脊梁!
或许你会说:“我只是普通人。”但请看看自己的双手:这双手解不开的数学题,是未来解锁芯片密码的钥匙;这双手写不满的作文纸,终将书写中国复兴的诗行。当你抱怨晨跑太累时,周桐正在练习用假肢攀登清华的台阶;当你觉得单词难背时,他刚在实验室翻译完第37篇英文文献。
亲爱的同学们,真正的光明,从来不是没有阴影,而是永不屈服于阴影。让我们向周桐一样,把自己活成追光者——哪怕命运折断了翅膀,也要用灵魂飞翔!当五星红旗迎风招展时,愿我们都能骄傲地说:这抹中国红,照亮过我的伤痕,也必将点燃我的荣光!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