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外20年校庆|校友说第11期:祝福安外
安外20年校庆
"校友说"第11期
20年校庆“校友说”每周一期,今天推送第11期
因需要在校庆前将其汇编成册
所以这将是最后一期
在众多投稿之中
我们选择了一部分进行推送
无论推送与否都非常感谢各位校友
感谢各位校友的支持和祝福
也非常感谢各位读者的阅读和各位朋友的关注
祝各位校友前程似锦
祝各位读者朋友万事顺意
李想
李想:2018年安外西区毕业,班主任:周兴斌老师,现就读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大三
对安外印象最深的,首先是我的老师们。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周老师风趣幽默,旁征博引,有时会从一个主题天马行空地聊开去,课堂真正可以用引人入胜来形容。后来进入高中,每周的周记总是由着自己的脑洞肆意发挥;再后来进入清华,加入了学生艺术团,成为校话剧队编剧组的一员,这些经历,可能都得一路追溯到初中时语文课上听周老师漫侃的那些日子。物理老师严武老师,同样是个非常有趣的人,爱和同学们打成一片,课堂亲切友好,他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我当初对于物理这门学科的恐惧心理。外教老师瘦瘦小小的,但是活力无穷,常常刚进教室便能把全班的氛围带动起来,他的课堂增长了我的见识,也带给了我很多欢笑。还有数学老师路老师,英语老师江老师,就不一一列举了,都是对我有着深远影响的人。安外还有许多丰富的课外活动,如万圣节,元旦汇演,还有八班我的同学们,对我而言都是非常宝贵的回忆!
郭震宇
郭震宇:2018年安外西区毕业,班主任:路瑶老师,现就读于清华大学,化学生物学+化工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专业
转眼,从安外毕业已经快六年了,离开熟悉的校园许久,却难找有空的时间去看看,实在想念。说起安外,第一想念的是那些可爱的老师们。最难忘的是强调“内涵”“发展”、引导我们“学中有乐”的班主任路瑶老师。时至今日,我还记得他在课堂上的“名言”:“题题都是引路人”“照葫芦画瓢”…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学到了解题的方法。还有幽默风趣的语文老师周兴斌,认真负责的英语老师江玲,妙语连珠的物理老师严武,要求严格的历史老师王昌良等等,这些老师教学水平高,对待学生亲切负责,为我以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第二想念的便是那初三七班的教室还有教室里的同学们。教室里承载了我初三一年的时光,那一年全班同学和老师们一起努力,在2021年中考中创造了辉煌的成绩。第三想念的是安外的校园。安外有着优美的校园风光,完备的教学设施,为我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从安外毕业后,我进入高中,再进入大学,在安外受到的教育一直影响着我,使我受益终生。直至今日,我总是忍不住回忆起校园往事,想起体育中考前在操场上跑的每一个一千米,想起在实验考试前在实验室一次又一次的练习,想起在办公室里询问老师问题,想起在课间和同学聊天玩闹,真是一段充满了美好回忆的时光啊!欣闻母校即将迎来二十周年校庆,祝愿母校桃李芬芳,再谱华章!
何勇
何勇:从2008 年到2015 年就读于安外东区(小学六年级时转入,至高中),2015年到美国峡谷大学就读,之后顺利转入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并于2019 年毕业。回国后,现就职于世界五百强海螺集团旗下成员企业——安粮期货股份有限公司。
小学6 年级时,我开始了在安外东区就读的七年时光,2015年从安外高中部毕业,转眼离开安外已近十年。然而,记忆中的课堂情景仿佛就在昨日,细节清晰可见。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教室的地板上,形成斑驳的光影。教室里,同学们都安静地坐在各自的位置上,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空气中弥漫着书本的墨香和木质桌椅的清新味道,这是属于学校的独特气息。 印象最深刻的是一节初中数学课上,白兆敏老师讲解了一个复杂的几何题目。她在黑板上画出了一个个精确的图形,然后逐步分析,层层深入。我们跟着她的思路,一步一步地解开了那个难题。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数学之美,那种逻辑的严谨和答案的唯一,让我深深地着迷。 在国外读书,是一段充满挑战与成长的经历。 初到美国峡谷大学(College of the Canyons),语言可能是最大的障碍。无论是听课、参与讨论还是日常交流,都会感到困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外,经常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是提高英语口语水平的关键。我还加入学校的国际学生部,并担任副会长职位,同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们交流不同的文化习俗,拓展自己的眼界,提高英语表达能力。生活中,我通过不断和邻居们沟通,提高我的语言沟通能力。 我也会利用假期旅行,放松身心,增长见识。美国优胜美地国家公园 (Yosemite NationalPark), 旧金山金门大桥(Golden Gate Bridge)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ta Barbara) 的学习中,专业课学习是核心部分,它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学习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挑战,专业课程通常比基础课程更加深入和复杂,需要更高层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专业知识庞大且更新迅速,我需要在短时间内消化和掌握大量信息。在加州大学的学习中,我曾报过暑假课程,在短暂的6周时间里,我完成了4次专业课的考试,完成教授布置的各项作业,并顺利拿到A的成绩。在随后几个学期里,通过不断地努力学习和完成多门专业课后,我于2019 年顺利地从加州大学毕业,并获得美国大学的学士学位。2020年年底,我回国后就职于安粮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在安外的七年时光,必将成为我最宝贵的回忆,安外的出国通道让我非常顺利地走向世界,见识了不一样的人生风景!祝福母校生日快乐,桃李满天下!
胡祖德
胡祖德:2021年就读安外出国班,2023年转入英国谢菲尔德大学预科学习
青春,是一场与安外相识的奇妙旅程。与安外相识,不仅是一段学习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这里,我收获了友谊的温暖,感受到了成长的快乐,体验到了青春的美好。安外,是我人生中一道绚丽的风景线,它见证了我的成长,留下了我宝贵的回忆。永远怀念安外,怀念那段与安外在一起的青春岁月。 还记得高一报名的那一天,我欣喜若狂,或许是因为天气格外晴朗,或许是因为我踏上了出国班的征程,更或许是因为我遇到了那位塑造我人生观的班主任——王银钗老师。在我心中,她不仅是我们的导师和英语教师,更是我前行路上的明灯。她曾经激励我们说:“勇气并不是不害怕,而是害怕的时候仍然前行。”这句话给予了我莫大的信心和力量!不曾想,就是这两年的高中时光,让我完成了一次蜕变,从一个胆怯于英语难题的学生,到逐渐喜欢上了英语。我变得更加自信,课下我也常常和老师、同学一起探讨问题,这在以前是我想都不敢想的场景。高中毕业后,我开始了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预科的学习。身处新的学习环境,遇见新的同学和文化,让你感到兴奋和好奇。英国的教育体系和文化可能与你过去的经历有所不同,这种新奇感会激励你去探索和适应。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相处,结交新朋友,建立国际社交网络是预科学习经历中重要的一部分,这些友谊可能会持续一生,并且在你的学术和个人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除了学习,英国也有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活动,可以参加学生社团、俱乐部或参与各种活动,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英国的大学提供丰富的职业发展支持和资源,帮助学生规划未来的职业道路,提升就业竞争力。我们可以参加实习、职业培训课程或者与职业顾问交流,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总的来说,英国的学习经历将为学生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学术和生活体验,帮助每个人在学术和职业方面取得成长和进步。
余铭航

余铭航:2009-2012年就读于安外西区,班主任:唐晓翔老师。先后于浙江大学和美国南加州大学获得学士及硕士学位,现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时光荏苒,转眼间,从安外毕业已经过去了12个年头。当初在安外求学时那个青涩稚嫩的少年,现在已成长为一名成熟稳重的青年,仍然在人生的旅途中上下求索。但初中时代在安外经历的点滴,恍如昨日,安外成了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之一,值得我永远铭记。在安外的初中生活,是快乐的。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跨进学校大门,眼前赫然出现“成功从这里起步”七个大字,那时我就在心里想:这里一定是我梦想起飞的地方。从此,我每天早早来到学校,我们清脆的读书声飘荡在校园每一个角落。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操场,我们的早操动作整齐划一,快乐写在每一名同学的脸上。课堂上,充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尤其是我们在音体美等课程上如快乐的小鸟,尽情放飞自我。后来在跟大学同学聊天时才知道很多学校音体美等课程经常被其他老师占用,现在想想,我们真幸运!同时,我们的外教老师幽默风趣,让我们从初中就开始接受到纯正的英语。尤其让我难忘的是在万圣节上(听说现改为“南瓜艺术节”了),我扮成小丑为班级展台大声吆喝。到了初三年级,我们课间也在教室后做着游戏来调节毕业班的学习压力……就这样,安外三年里,我觉得每一天都是在快乐中度过的。她为我播下快乐的种子,使我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哪怕压力再大也能乐观去面对。在安外的初中生活,是纯粹的。学习文化知识和为人处事的道理是我们作为学生的任务,而我们也很幸运,能够有一群将每一位学生都放在心上、尽责称职的好老师们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我无法忘记某个上午的课堂上,老师们在黑板上清晰地整理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后,一边语重心长地强调一边轻拂衣袖拭去粉笔灰的场景;也无法忘记某个下午的课间,老师们在办公室或狭窄的走廊上热情地为同学们答疑解惑的场景;更无法忘记老师们与我们一起驰骋在跑道上、篮球场上的场景……他们会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的错误和不足,也会耐心温和地给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刚柔并济,悉心照料一群懵懂的少年。安外可亲可敬的老师们用丰富的学识和敬业的态度帮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我也会一直从心底感谢我的老师们给予我的关心和帮助。在安外的初中生活,也是闪光的。我时常会回想起在安外和同班同学们一起学习与奋斗的日子,而我在安外所在的班级也是我求学道路上最有凝聚力的班级。运动会上,我们团结一致力争上游;体育中考前,我们互帮互助一起训练;每次考试前,我们也会互相鼓励,希望彼此都能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这样的事例有太多太多。虽然毕业十余载,大家大多已经在天南海北读书或走上各自的工作岗位,书写美好的人生画卷,但我们这三年的同窗情谊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黯淡,我相信这段在安外的旅程会是同学们心中美好的回忆。当然,我也很感激能有机会获得同学和老师的信任,在这样一个优秀的班级里担任班长的职务,锻炼自己的能力和品性。我学到了如何通过个人的努力为集体做贡献,也领悟到了将集体荣誉置于个人得失之上是一件多么愉悦的事情。这塑造了我的性格,可能也是我选择公共管理和政策作为后续学习方向的重要原因。带着学到的知识和母校真挚的祝福,我在西子湖畔完成了本科学业,再去到异国他乡继续硕士和博士阶段的学习。我目前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房地产系三年级博士生,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城市规划、交通与公共健康。在城镇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我希望在学成归国后,用自己的研究帮助设计更好的城市运行机制,让人们在城市中的生活更加愉悦幸福。我希望能够通过成为理想中的自己,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来回报母校的教育和支持。作为校友,我也将继续为母校的发展送上自己最美好和真挚的祝愿。 “成功从这里起步”,安外,你是我梦开始的地方,是我旅途的起点。亲爱的母校,您即将迎来二十岁生日,我祝您生日快乐!祝愿母校能够蓬勃发展,在下一个二十年,以及未来很多个二十年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让更多的有志之士共享“安外人”的名号!

谢恩诚
谢恩诚,2012年毕业于初中部西区,班主任:陈培峰老师,现中科院生化细胞所博士在读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转眼,已经过去十二年。在脑中翻翻,被橙色标记的就是初中时光。一幕幕回忆拨动着心弦,留下开心和感动。
特别感谢我们的班主任陈培峰老师,陈老师在课堂上深入浅出地讲解知识点,班会、家长会上邀请专家讲授好的学习习惯,提醒家长给我们备好健康的零食。负责,心系学生就是陈老师的标签。还有李萍老师,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她的课堂总是充满笑声,大家都抢着回答她的问题,并且潜移默化地给我们树立正确的三观。还有会弹吉他的葛芸老师幽默风趣,谢谢安外给我们提供的最强师资,除了知识还学到了很多。
安外的外教课是独树一帜的,和外教的交流不仅能锻炼口语,更能培养自信。记得当年外教老师让我帮她下载一首《月亮代表我的心》,我用蹩脚的口语和她聊得很开心。还有万圣节活动,做了一下午的南瓜灯,最终评上了奖。这些有趣的回忆都被我收藏在最美好的一页。
最重要的是在初中校园收获了一批一辈子的朋友,每次大家从五湖四海相聚一地,这种最单纯的情感连接,越往后越是弥足珍贵。
谢谢我们的十一班,希望大家都已经成为《真心英雄》。
潘延
潘严,2012年毕业于初中部西区,班主任:陈培峰老师,Duke University, Nicholas School of the Environment(美国杜克大学尼古拉斯环境学院),博士在读
2009年9月,我去安外西校区读初中,入学后成绩不理想,觉得很羞愧。幸好老师们都极为热心,不仅不觉得我小题大做,还常宽慰我不必为失败自责。我很感激在安外接受的这种教育。
毋庸置疑,安外的训练使许多优秀学生取得成功;但对不得不和失望相处的学生,安外同样提供润物无声的帮助。譬如,如何处理不满意的成绩单,想要万圣节treat该如何开口——许多处理失败和渴望的经验,原来自那时候就被传授练习。
姜一昊
姜一昊,2012年毕业于初中部西区,班主任:陈培峰老师,日本东京海洋大学海洋系统工学专业,硕士毕业
想起安外,首先出现在眼前的是学校操场上那棵很大的树,我们经常在那棵树下肆意地玩耍,也会有时一脚把球踢到学校外面;上课开小差的时候会从窗户看向外面,看着操场上喧闹的同学,以及射入教室的光影在不断地变化。
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好像又回到了那棵树下,那几间随着年级变动的教室,很多回忆似乎又渐渐恢复清晰,仔细一想竟然十二年过去了,中间发生的万千似乎只然一瞬,再回过神来我离那棵书、那几间教室已然数千公里,异国他乡孑然一人,人也近而立之年,到了和当年对着我们谆谆教诲的老师们差不多的年纪,心中不由得想为什么当年没有多听老师们的话呢,人只有来到对方的位置才会感同身受罢。想来真是无比怀念又深深叹息,可惜人回不到过去。
此刻望向太平洋吹来的海风,觉得初中时光真正是迄今为止人生中最美味的一部分。
陈泽宇
陈泽宇,2012年毕业于初中部西区,班主任:陈培峰老师,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美国史蒂文斯理工学院),数据科学专业,博士在读。
这些年也在不少学校读过书,但对在安外的那三年生活记忆犹新。老师负责,同学和睦,整个班集体都有很强的凝聚力。那时候生活很简单,也没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就是天天学习。小伙伴们一起学习和玩耍的日子如今看来是那么的难能可贵,非常幸运可以遇到这样一群寒窗与共的同学,这么多年过去了,仍跟很多初中同学时常往来。此去经年,在社会中经历了越来越多的人情冷暖,便是愈发怀念当年在安外那小小的一方天地,那片操场、那间教室、那篇课文,以及那简单而纯粹的时光。
孙伟铭
孙伟铭,2012年毕业于初中部西区,班主任:陈培峰老师,北京邮电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毕业。
恋恋时光,当属初中三年,那个名叫安外的故里。
彼时,智能手机还没有普及,课间传阅的《漫客》与《小说绘》便是最流行的快乐。
彼时,语文还是徜徉在课本中的名山大川,数学还是基础的方程与函数,每周最期待的,永远是那两三节外教与体育课。
彼时,有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的少年,在还未曾一窥未来风雨的纯真年华,在安外这湾小小的避风港,留下了短短三年却会铭记一生的回忆。
每每想起在安外度过的那三年,总是觉得幸运与荣幸。如今的我们,虽已如雄鹰各自翱翔于天际,但每每想起第一次展翅的地方,仍对安外抱有最热切的感激,也会为安外下自成蹊,逐渐成为知名的学府而与有荣焉。
值此安外二十周年校庆之际,衷心祝福母校繁荣发展,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栋梁!安外辛勤工作的老师们,你们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