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为研究课堂、打造课堂,以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构思进行教学研讨,探索符合实际的有效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安庆市外国语学校初中部东区语文组于2月23日开展“同课异构”教学研讨交流活动。安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三位研究生参与其中,见习课堂。
针对同一节课,教师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体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夏淑巧老师的课堂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清晰地课程结构,学习仿写的设计有层次,有梯度。而秦焕莉老师设置悬念的导入立马吸引了学生,投入新课的学习。声音温和,如沐春风。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课堂氛围积极活跃。从两位老师在教学的中的“收”和“放”可以看出授课教师,有较高的语文素养和灵活的课堂驾驭能力,以及对教材的处理和分析能力。
在评课环节,各位老师都分享了自己听课后的收获。杨胜老师就这两堂课提出自己的见解与大家共勉:课堂上,允许学生犯错,通过纠错来获得进步也是教学机智的一部分。让学生有所收获,一课一得或者一课多得,才能真正凸显课堂的有效性。
李萍校助也指出,课堂的有效性应从学生学习的效率、学习的结果以及学习后产生的心理体验表现出来。而目标虚化、内容泛化、活动形式化和反馈模式化会让我们的教学走进死胡同,变成无效教学。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相信,在追寻理想课堂的过程中,我们能欣赏到更加美丽的教育风景,享受更有意义的教育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