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堂 > 德育成果 >

江新雷《如 何 对 学 生 说 “ 不 ”》

作者:      点击数:

 

 

临近期末考试的一天,一个学生来到办公室向年轻的班主任请假,理由是表哥结婚,他想去参加婚礼。没想到班主任听后十分恼火,说:考试就在眼前,你还有心思去喝喜酒?你要不想考好,就去吧!望着老师铁青的脸,学生愤愤不平。
    这个学生向班主任请假,说明他遵守纪律,尊重老师,无可厚非;班主任也是出于对学生的负责,不想他为了一些不必要的应酬耽误学习,这理应得到学生的理解。但为什么他们不欢而散呢?原因就在于那位年轻的老师说的时候措辞过于严厉,以致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在平时生活中,学生经常会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作为老师当然要给予拒绝,但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让他们心悦诚服。下面笔者给合自己的一些经验来谈一谈如何对学生说“不”:

 

  一、援引惯例式
    面对那位学生,不防说:以前也有学生因此类事和我请假,我都劝告他们由父母出面说明情况并代致贺意,你是否再好好考虑考虑呢?这样说,态度十分鲜明,学生不难理解、领会班主任的关怀负责之情,问题可望得到圆满解决。
二、 介绍榜样式
    一个学生因为数学成绩在全班差,受到少数同学的讥笑而情绪低落,和我提出要求坐到最后一排的座位上。我对他讲了俄国科学始祖罗蒙诺索夫的故事:罗氏第一次跨进校门时,一个拉丁字母也不认识,而这所学校恰恰是用拉丁文讲课的。他遭到了同学甚至老师的嘲笑。但他毫不介意,更不灰心丧气,而是发愤学习,很快成上全班的学习尖子。故事最后,我语重心长地对他说:相信你能和罗蒙诺索夫学习,做一个有志气的人。如此介绍榜样,语重心长,其效果之佳不言而喻。

不少人认为,就学生的心理而言,当自己的要求遭到班主任的拒绝时,总会产生不快、不满甚至抵触情绪。其实并不尽然。如果班主任在说时,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措辞得当,诱导得法,那么,学生完全有可能心服口服、欣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