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安外新闻 >

核心素养下的英语教学——苏外之行有感

作者:金苏梅      点击数:

  三天的苏外之行已落下了帷幕。但各位名师所带来的一场又一场的精神“大餐”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反思。什么是核心素养?如何把核心素养融于教学过程之中?核心素养下的英语教学要培养怎样的学生?所有问题随着一堂堂示范课的展示而慢慢清晰明朗。正如苏外所传达的理念,我们要利用语言的学习,去培养一个阳光自信、富有朝气、善于表现与表达、具有国际视野、懂得国际理解、具备核心素养、通晓中华文化的跨文化的中国公民。  
在众多的示范课中,来自杭州外国语学校的邹潇霄老师的初一英语听说课和苏外吕骏老师的初二英语阅读课给我印象最深。
  邹潇霄老师给大家展示的示范课是关于职业并根据不同的职业引出How brave do you think the people are? 在邹潇霄老师的课堂中,充分的把现代科技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当她让学生对不同职业工作人员的勇敢程度打分时,利用手机中一款名叫Plickers的软件现场对学生手中的答案进行扫描。PPT中立刻呈现出各个学生的答案以及相应的答案分析条形图,于是,每种职业的工作人员的得分清晰可见。课堂的高效让人瞠目结舌。在课堂最后的小组活动中,邹老师给大家分组,让大家结合身边的生活来谈谈你眼中的最勇敢的职业。学生们积极讨论,踊跃发言,他们谈到很多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以身作则,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去工作。不少人更是联想到去年的热点新闻—苏州最美公交车司机。一堂听说课听说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令人赞叹。课后的专家也对此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其中首都师范大学的任真教授更是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问题: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局限性,并不是所有从事危险职业的工作人员才是勇敢的.We are teachers. Aren’t we brave? 使课堂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所有的工作都是值得尊重的,所有的认真工作的人都是勇敢的。
  除了听说课,吕骏老师的阅读课更是让我领悟了什么是具有核心素养的课堂。与其说是一堂阅读课,倒不如说是一堂学生成果的展示课。阅读课的主题是围绕MSF这个国际医疗公益组织而展开。在课堂开始之前,他就给各个学生分好小组并布置好小组任务。其中有收集文章中重点词汇的word master, 有概括文章大意的summarizer, 有对文章内容进行联系并拓展的connector, 更有对文章进行提问思考的critical thinker。四种角色、四种任务,在整个阅读课中,四者相互学习,形成一个阅读圈。一堂阅读课,word master教会大家重点单词,大家帮忙分析结构,再由summarizer现场给出概括。当大家对文章熟悉了解后再由connector展示课后查阅的和它类似的相关组织的思维导图,像大家介绍类似公益组织。最后,由critical thinker对文章进行发问,由大家一起讨论。一节阅读课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大家在老师的引导下循序渐进。在课堂结尾,吕骏老师更是别出心裁的请出一名有过与文章内容相似经历的外教作为嘉宾,让学生对其进行采访询问。学生们也积极参与,全员互动,流利的口语也让心生赞叹。正如点评专家所说的那样,泛读课就是read for fun, 通过泛读来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英语的乐趣。这不正是核心素养中对文化品格、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要求吗?
  在这次的研讨会中,除去那一场场令人深思的讲座,一堂堂精彩纷呈的课堂。给我留下更多的是对我们自己在核心素养下对英语教学的反思。语言是文化的源泉,语言的学习远不止字面上的语法搭配。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将核心素养融于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外语成为孩子们打开世界大门的一把钥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