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安庆外国语与桐城三星初中教师互派活动纪实总结
曾经有一位前辈告诉我:“一个优秀的老师,终其一生都会沉浸在一种学生的状态中,因而才能以学生的心态去理解学生。”说这话的人其实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身为教师,诲人不倦的同时,更应该谦卑地去学习。学无止境,教育亦无止境。
此次有幸赴桐城三星中学交流,于我而言,这并不单单是一次工作,更多的是体验学习,充实自己。所以,我现在所写的不是一份工作报告,而是一纸学习心得。
记得在临行的前一天,我和三星中学的姚校长交流时他跟我提到,他们特别想学一些新的教学技术,比如微课制作等。而我此行的计划中也有这项任务,尽管我并非学计算机专业,能力有限,但还是希望能尽己所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原本以为一所农村中学在硬件设施、多媒体教学上可能会比较薄弱。可是,当我走进三星的教室,才恍然发现,他们所做到的远比我想象的要多更多。三星初中的每间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一体机,校园内所有资源皆在网络平台上共享,日常办公和教学基本上都在WIFI环境下进行,他们的社团活动中心、学生素质拓展基地办得有声有色……
或许,他们没有高大气派的教学楼,他们没有器材齐全的实验室,他们也没有塑胶跑道,甚至食堂里没有一排排桌椅,办公室里没有一台空调和暖气……但他们却倾尽所能把课堂教学做到尽善尽美,用最大的努力为每一个孩子提供最新的资源,优质的课堂以及良好的成长环境。三星中学让我真切的感受到,无论是一位老师,亦或是一所学校,他们最终的成就不在于自身拥有多少,而在于他们究竟肯为学生付出多少。
阳光照亮世界,知识照亮人生。教育不是知识的叠加、重复,而是一种文化的积淀、方法的创新、素养的提升。中国的教育,在“教”的层面上做得很多,而在“育”上所做的却只是寥寥。正如莫言在诺贝尔颁奖礼上引用雅斯贝尔斯的话说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所以,为每个学生创造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让学生可以保有自己独立而自由的灵魂,在每一个阳光普照的日子里,探索自己感兴趣的小世界,追逐着自己的梦想一路向前,收获能力、自信和创造力。我想,这才是学生的幸运。
三星中学的领导和老师们都是有眼光的,他们和我们一样,都非常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即便是条件有限,也竭尽全力为学生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他们先后成立了摄影、绘画、演讲、音乐舞蹈、书法写作、小发明小创作、电脑培训、体育、种植等“阳光社团”,利用每天的课外活动时间和节假日开展活动。举办各类学生活动作品展和校园艺术节。在近三年的实践过程中,每个社团都硕果累累,学校的常规与精细化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推动了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也稳步提高。当然,收获最大的还是这些生长在农村的孩子们,当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以满足,当他们也有了自己爱好和特长,当他们从未发现的的潜能被挖掘、被肯定……我想,孩子们的心底一定会有一个声音告诉自己:“我的未来不是梦。”世界很大,每个人都可以有做梦的权力。有一天,他们终会明白,每一份努力都值得被尊重,每一个理想都值得去付出,有梦的孩子永远会受到上天的眷顾。
最后,我们不能忘记,这些追梦的孩子身后还站着一群人——为农村教育事业倾心付出的教育工作者们。是他们,给了农村的孩子希望和光源。是他们,亲手为孩子们打开了通往外面的世界的门。离别之际我曾问过三星的老师:“是什么让你坚持留在这里?”他们给我的回答莫衷一是,但却句句让我印象深刻。
——“这么多年我一直把学校当成家,不管调去哪儿都一心想着回家。”“我的亲人,我的学生都在这里,为了他们,我想留下。”……“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我还是会选择留在这里当一名教师。”我想,一个人选择离开的理由可以有千千万万,但是选择留下来的理由却只有一个。
——因为太重要,所以不能离开。
身为师者,心里有他们想要守护的学生。这份爱是温暖的,难以割舍的。然而,做一个被需要的人,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幸福?乐而忘忧,只是因为心里有阳光。所谓“道不远人”,天地之大,温暖朴素,其实都在我们的心里。尤其是我们这一代人,信念比生命更重要。
别了,三星。
感谢所有奋斗在教育一线的你们,这些日子,是你们让我看见什么是教育工作者的赤诚。身为师者,你们让我看到这份责任的幸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