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第八届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课堂教学应用实践研讨会》体会
随着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得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得到突显。教师不再是科学文化知识的唯一拥有者,教师的知识垄断地位被信息化的发展打破。作为一名一线的老师,如何顺应日新月异的信息变化,如何把传统的教学模式与信息化教学手段深度融合?这是值得我们去思考与探索的课题。
本次有幸在校长黄文莉的带领下,参加了在成都举办的《第八届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课堂教学应用实践研讨会》。其中,两位老师借助101远程教育网这一平台,为我们信息化的课堂教学打开了新的思路。
101网络教学系统分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四大应用平台。教师通过平台可以备课、出试卷、发布学习任务、布置作业等;学生在平台接受到老师布置的任务,自主学习,完成测试,课后作业,还可以师生互动,合作交流。同时,家长也可以利用这一平台与老师、学校进行交流,辅导孩子的学习。
课前,老师在网络教学平台上预制导学案,发布学习目标;学生课下提前预习,查阅资料,自主完成学习任务,针对疑难问题可以在论坛上参加小组讨论。从而改变了学生以往单一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变得更丰富,更具挑战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课时,教师通过平台进行检测,了解学生预习掌握的情况,学生完成答题后,通过网络及时的反馈给老师,老师对学生的作答进行统计分析,有针对性的对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学习小组讨论,并让学生把讨论的结果向大家展示,教师适时点评、精讲点拨、归纳延伸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接下来,教师在教学平台上当堂发布达标测试,学生独立完成,通过系统网络老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评价、小结。这一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中老师主讲的地位,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注重知识的传授,变为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的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后,教师还可以在平台上布置一些开放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让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变得更加自信。
这种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以网络为运行的环境,以现代信息化技术为功能载体,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从而形成一种自主式,合作式、探索式教学模式。当然,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而不是目的,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并不是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而是通过信息化达到更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如何让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更好促进学生学习技能的发展,更高效的为教学服务,我们要在今后积极的付之实践,探索出一条更广阔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