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怀揣梦想做教育
写在前面的话:这是一次为申报《江淮名校长》进行的采访,她说--别采访了,这种评比通常民办学校校长很难有机会参评,而我也只能算是个编外校长。我说--不为评上,只为证明公民办都是在做教育。
她的名字——黄文莉
在安庆教育界和社会各界,有一所广为人知的学校:安庆市外国语学校。自2004年5月创办以来,它以其独具特色的教育、精细高效的管理和温馨如家的服务理念,树立了一个新的教育品牌,成为安庆教育界又一张闪亮的名片。
众所周知,安庆市外国语学校的成长,与一个名字息息相关,她就是黄文莉。正是这位已迈入中年的专家型教师,当初站在四中——省示范初中,这一巨人的肩膀上起步,经历新区崛起的重重困难,九年来,她带领一个年轻的团队,创造了安庆教育界新的传奇。她走了一条什么样的创业道路?她有着什么样的心路历程?
一、真情育人,厚德载物,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成长为一位校长。
1987年,黄文莉走上了四中英语教师的讲坛,那时她的人生梦想就是:做个好教师、好妻子、好母亲、好女儿。她很幸福,因为她真的做到了。学生和家长们欢喜她,丈夫儿子爱她,父母公婆相处和睦。在17年的教学中,她始终潜心于教学和研究,在自己的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取得丰硕的教学成果,曾获全国优质课二等奖;发表教科研论文20余篇,三篇获省一等奖;完成五项课题研究。她凭着爱与责任培育了一批批品学兼优的孩子,每带一个班,她都与自己的学生结下了深厚情缘。1997年,她荣获安徽省首届“教坛新星”光荣称号。
就在黄文莉英语教学越来越得心应手,不断取得优秀成绩之时,2004年5月,一个新的挑战摆到了她的面前。经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批准,安庆四中和北京弘成教育投资公司牵手合作,创办了一所崭新的特色学校——安庆市外国语学校。四中孙英校长挑兵点将,点到了黄文莉,从此翻开了安庆市外国语学校办学历史的第一页。也就从这一天开始,一个只当过班主任的她挑起了校长这副千斤重担。没有办学经验,一点点学习感悟;不懂行政业务,苦苦思索请教。从制度制定到人财物的管理,从教师的聘任培训到岗位安排,从课程设置到教学流程,从养成教育到素质活动......真可谓千头万绪,千辛万苦。多少委屈,多少挫折,多少艰辛,又有多少次想放弃,但她为了那怀揣的教育梦想,顽强地坚持着。从那时起,对她来讲没有了节假日,没有了8小时工作的概念,甚至连看电影、电视都变成了难得的奢侈。看父母少了,做家务少了,帮孩子功课少了,她原先人生的梦想被完全打乱了,所有目标全部都合并为唯一一项:如何当好学校这个家。一位普通的教师就这样勇敢的踏上一条艰难的民办校长艰辛创业的道路,而这样一走就是九年,她带领着安外员工们从一个校区走向两个校区,从只有五百师生的初中到汇集了五千多名师生,成为安庆市最大的集小学、初中和高中为一体的十二年一贯制的学校。2012年学校迈入了市级示范高中的行列。
二、刚柔相济,用巾帼豪情塑造一所全新的特色学校。
她外表温柔,可内心坚韧,值得做的事,她会咬定青山不放松。就拿打造外国语学校英语特色来说,在办学第一年,她就大胆改变了全市中学一直使用的教材,启用了《牛津英语》教材;开设了大学英语才开设的《英语阅读》和《英语听说》课程,并带领老师编写了全套的校本教材;引进外教担任口语教学。之后,学校又成立了初高中国际班,开设雅思和托福课程;开设小学双语数学和外教口语;开展独树一帜的“英语每日一句”、“英语动画配音”、“万圣节英语才艺展示” 、英语角和境外游学夏令营等丰富多彩的英语特色活动。现在,学校已与美国、加拿大十多所中学和大学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为师生们提供走出国门的机会。她潜心构造现代化课程体系,让每一个学生充满自信,让每一个学生享受精彩。悄悄的,学校给每个学生的未来行囊中增添了一把走向世界的“金钥匙”。
走特色办学之路,她清晰的确定了学校的育人目标,那就是培养“全面发展,外语见长,素质高,能力强”的国际型“未来人”。
三、用“家”的理念经营学校,爱与责任沐浴师生共同成长。
九年前,还是一个班主任的她,曾经像经营一个家一样经营一个班级,教室里总是布置得整洁明净,美丽温馨;班上的课任老师对学生就如同关爱自己的孩子,耐心细致;同学之间相互体谅,相互促进。一直到现她还和学生们互相牵挂着,就像一家的亲人。如今她虽是一校之长,可依然像营造温馨的家一样经营着学校。
学校办学条件一年比一年好了,宿舍教室都安装了空调,每个教室都有了多媒体,所有操场都变成塑胶运动场,造型别致的体育馆将矗立在学校大门旁,校园绿树茵茵红墙灰瓦,美丽如画。可你再仔细看,这里有特别温馨的设置:车库里有充电插座、提供给孩子的饮用水是不烫手的温开水、有专为男士提供的“吸烟室”、还有花儿竞放硕果累累的植物园;这里还有难以忘怀的情结:“家访”让家长们觉得这里的老师很贴心、作业上的悄悄话温暖并激励着孩子们、夜间有人为学生们盖被子、放假回家有老师接送、吃饭有老师监督着不许挑食;这里的470多员工过生日时都可以收到蛋糕、中秋节收到月饼、端午收到绿豆糕、生病有人看望、节日手机上还会收到一段温馨的祝福;寒暑假还可以游学考察.....
学校还从一开始就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如:上课制度、作业制度、教研制度、考试制度、行为规范制度等等。但在这里严格的制度管理和科学的人文关怀管理是相结合的,比如:学校对哺乳期和孩子在两岁半以下的母亲,给予特殊的坐班时间,让人体会到“家”的温暖,人人都主动的成为负责任的家庭一员。而对她自己,伤筋动骨一百天,但她只休了三天,不顾医生、同事的叮咛劝说,硬是拖着打了石膏的伤腿上班了。
她的工作实在太忙,可是当她走进学校,看到校园里井然有序,温馨如春;看到师生们互敬互爱,蓬勃向上,笑容荡漾在每个人的脸上;她就如同走进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心情格外舒心。
四、“家有家规”,精细高效的管理提升了学校内涵。
走进她的“如家”校园,从门卫开始,你就能有不同的感触。你需要填写《进门证》,联系到相关人员,你才能被准入,联系工作结束后,凭相关人员签字后的《出门证》,你才能走出校门;校园内接送校车排列得整齐划一,宿舍生活用品摆放得整齐划一,食堂饭菜品种丰富安全营养。门口那小小的刷卡机可是有故事的,为了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服务,学校要求全员坐班制,上下班刷卡。开始时特别不能为老师们接受,尤其是因为这些制度与周围学校不同。但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领导们首先带头,值班领导更是来得早,走得迟。由于老师在校的时间有了保证,家长和老师的联系方便了,学生和老师的交流充分了,老师们在备课上课之余还可以多读书,多丰富自己,渐渐的老师们把按时上下班变成了责任和习惯。
九年过去了,可谓“雄关漫道真如铁”,她带领学校探索了很多教育新方式,如多元教育模式服务、全员坐班制、绩效考评制、全员聘用上岗制、中班教学制、仪容仪表检查制、月考制、作业登记制等等;开创了特色的课程和活动,如:采用引进版英语教材,开设英语口语课、英语阅读课、雅思课、双语数学课、书法课、心理课、电子琴课等;开展“高效课堂”系列讲座,校内外名师轮流主讲;成立各种俱乐部和学生社团,开展万圣节、体育艺术节、毕业典礼、境外夏令营等特色活动;国家、省、市先进教师、高级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0%,省市学科优质课等级奖83人次,其中市级一等奖18人次,省级等级奖8人次,全国优质课大赛一等奖2人。连续几年中考均分、合格率和优秀率位于全市前列,高中在生源非常薄弱的基础上,顽强拼搏,连续两年高考创下了辉煌,分别获得了市初中和高中教学质量进步奖第一名,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各项素质成绩令全市瞩目,如航模、演讲、广播操、形体操、校园集体舞、科技创新等等均获市一等奖。风雨兼程,一路走来,春华秋实,学校先后被评为安徽省民办教育先进单位、安庆市优秀民办学校、安庆市市级示范高中、市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市青少年科技活动示范学校、安庆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安庆市精神文明单位、安庆市卫生先进单位、安庆市绿色学校、安庆市平安校园、市拥军优属模范单位、市模范职工之家、安徽省“两新组织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先进单位”、“食品安全卫生优质服务信得过AAA单位”、市级“示范食堂”、安庆市 “职工之家”等,也为安庆市的基础教育添上了浓抹重彩的一笔。
如今黄校长,已成为省两届人大代表,省妇代会代表,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安庆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安庆大学外语学院兼职教授。但她仍旧还是一个教育追梦人,用她的一句话就是:我希望给我的每一个员工更美好的“家”,为每一个家庭培植更美好的希望,为每一个学生创造更美好的未来。(本文摘自2013年5月21日《安庆晚报》A8版张丽、徐勇进记者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