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堂 > 德育之窗 >

【二等奖】老槐树的记忆

作者:      点击数:

  有这样一棵老槐树,它已经很老了。它见证了好多、好多
  那是一个中国中部小山村,抗日战争末期后,鬼子被赶跑了。荒土开垦后,日子过得也较丰衣足食。
  那村子里最显眼的地方有一棵老槐树。老王就在这儿摆了个理发摊儿,专给那些来来往往的人修头发,所以也认识了不少形形色色的人。
  老王的儿子大刚在几年前就去能、参军了,留下女儿给老王照顾。
  早在两年前,老王带着刚满五岁的孙女儿到老槐树下摆好摊子。老王天一旁给别人修头发,而他的孙女则在一旁玩耍。这时,有位村子里的人路过,看见老王理发时把孙女也带上了,不禁无意上前打趣道:“哟,老王,今天理发带上孙女啦?你想让她接你的班喽?”
  没想到这句无意的玩笑话深深地刺痛了老王一。只见他黑着脸,反复地小声嘀咕:“那可不行,那可不行,我孙女是要学知识的   ”
  从那以后,老王用他年轻时学的知识,每天必教他孙女五个字。
  但是有一天,一直待人和蔼的老王对他的孙女儿动怒了。
  “你怎连这么重要的两个字都忘记了?!”老王接近咆哮地吼了出来。
  而他的孙女甚至不明白自己的爷爷发这么大火究竟为了什么。如果是这两个字忘记了,那还可以再记啊。
  “......你忘记的,是“中国”啊!”
  猛然孙女意识到了什么。不论别的,总之在那已后,她再也没有,也不可能忘记这两个字。
  直到有一天,一切都发生了转变。老王在与一位来修头发的人闲聊中发现,那人竟是来这里考察学校的!
  老王马上来了精神,问道:“我们这里真的可以建学校吗?”
  那人回答说:“对呀,毛主席不是说了‘学习要从娃娃抓起吗。只要把书念好了,中国也就富强了。我今天就是为了这件事来的!”
  那之后,老王自己都说不清说了多少个谢谢。
  理完发,那人问老王:“理发要多少钱?”老王连连摆手说:“我哪能要您的钱?您是来我们这培养栋梁之才的。不能要,不能要......”
  “同志!”那人厉声发话“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决不能白吃老百姓的!”
  最后,那位共产党员付钱后走了。望着那渐渐远去的背影,一种敬佩之情在老王心中油然而生。
  而老王的儿子大刚则每月都给老王捎一封信,报个平安。那信都是文化部的人替他写的。
  这天,老王仍在老槐树下摆了个摊子。忽然在远处有人叫他:“老王!”
  老王认出来了,那是大刚在新兵连的连长——李连长,大刚是他一手带出来的。老王连忙上前道:“李连长,这大老远的跑来有什么事啊?”
  李连长说:“我去北方的一个县去办点事,路过这里,顺便捎上一封大刚的信。”
  “有信?”老王激动了“给我看看!”
  拆开信封,上面写着:
  “爹,身体怎么样?我在这儿一切都好,请放心,过几天我就回来了。”
  虽然只有短短几行字,却湿透老王大半张脸。他带着哭腔说道:
  “爹身体好啊。到是你,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
  时间转瞬即逝。
  二零零零年,老王一百零八岁的酒宴上,老王红光满面,手中的酒干了一杯又一杯,连大刚都觉得爹的酒量大。
  不过,喝得确实有些多了。大刚扶着老王回家。
  两人的背影上透出跨时代的印记......
  半年后,老王安静的去世了。死时,老王的脸上还挂着淡淡的微笑。
  天下着小雨,来送行的只有大刚和他的女儿,还有一只鸽子。
  那鸽是不久前大刚的女儿救的。当时,那只鸽子的翅膀有伤,恰巧落在大刚家的阳台上,于是大刚那好心的女儿为那只受伤的鸽子包扎了伤口。现在伤好了,是时候放飞了......
  按照老王的遗嘱,大刚将老王葬在了那老槐树下。看那纵横交错的根须,竟渗出一种岁月的沧凉。
  “爹,愿你走好。”
  不知不觉大刚唱起了军歌: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祖国的大地,背负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大刚的声音虽小,但却唱得地动山摇!
  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朝这里看来,有那位考察学校的共产党员、有李连长、有成千上万的中国人!
  那鸽子被抛向空中。它飞向的是蓝天白云、飞向的是太阳!这俨然成为新世纪中国的图腾!
  那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村里的学校上方飘扬,在神州大地上飘扬!
  有这样一棵老槐树,它已经很老了。它见证了好多、好多......
  在片片霓虹中,在幢幢高楼中,它也许最不起眼,但它是最有故事的,它盘踞在历史的烟云中,好久、好久......
  也许中国创造了奇迹,也许奇迹本身,就是中国!
  渐渐地,渐渐地,那棵老槐树融入到夜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