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师生赴美国怀恩大学游学日志之十一:美国之行的所思所想
十几天的美国夏令营游学很快就结束了,我们将于24日下午降落在北京机场,然后乘晚上开往合肥的火车,预计25日早晨7点左右到达合肥。即将离开美国的我,亲身感受了美国的风土人情,虽然肤浅,但还是有一些所思所想要表达一番。
一、四个误区
误区一,很多人认为美国的大城市,像纽约,波士顿,芝加哥等应该是高楼林立,像电影中拍摄的那样,其实并不如此。大城市的确有高楼林立的地方,但那只是城市中心的一块地方仅仅用来办公,到周末就“荒无人烟”了。而城市的其它地方都是绿树成荫,一幢一幢的小别墅楼才是人们住的地方。
误区二,美国并不是夜生活丰富,连许多大城市夜生活都不丰富,商场,商铺,各种地方傍晚4,5点就关门。这是因为美国人力很贵晚上加班要付的加班费更是昂贵,所以许多老板宁愿早点关门。
误区三,美国并不是工作轻松的工资高,做体力活的工资往往不低,年青消防队员,收入较高。在美国,那些谁都不愿做,或不能做的工作最赚钱。而那些谁都愿意做的轻松工作最不赚钱。
误区四,美国各州各市的政府大楼并不大门紧闭,谁都可以参观,州长市长谁都可以见。他们的这种规定是因为,州长,市长是人民选出来的,人民的要求他们一定得听,所以,总统可以不见,人民一定要见,你看,美国就是这么一个民主的国家。
二、环境优美
美国的自然环境真是没的说,我们在飞机上看下去,成片成片的森林没有开发,别墅就掩映在树林里【听说美国的木材都是从国外进口的,自己国家的森林不开发】真是财大气粗。生活富裕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环境保护,天空永远是湛蓝的,空气也都是清新的,绿地植被也非常茂盛,就是一座花园城市。每次我坐车在公路上通过时,我总要由衷地欣赏路边的林木。人们希望生活和环境能变得宜居,一直在和大自然进行着博弈。我国也有许多成功的例子,如大禹治水、都江堰、大运河等;但也做过许多傻事,特别是当人类狂妄地把自己想象成自然的主宰时,也曾变得愚蠢和不可理喻,从砍伐森林,填湖种地,拦河筑坝;到改革开发以后,又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高楼林立,水泥铺路,使降水都顺着排水沟流走了。虽然现在已经开始了对环境的保护,但有谁能说现在的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地下水位下降、河道干涸,湿地减少这些现象和人类曾经的愚蠢行为毫无关系呢。
大自然是慷慨的,阳光、空气、水孕育了生命,给了人类从猿到人进化的机会,人类要活动,会留下痕迹,但希望不要破坏了自己进化的环境。美国虽好,但中国有我的家,我希望我家的环境也能和美国一样好。
三、唐人街
大家都知道,在国外要去中国人最密集的地方,一定是ChinaTown了。美国的很多大城市都有ChinaTown。到了纽约,才知道纽约市里竟然有好几个唐人街,可见华人的生活扩张能力之强。波士顿的ChinaTown处于市中心附近,据说波士顿的中国城是美国各城市的唐人街中管理得最整齐一个。扫一眼波士顿ChinaTown的街头,几乎就是香港街头的缩影,满眼大部分都是中国人,商店招牌大都是繁体字。偶尔闪过的非华人也都是金发碧眼的白人,几乎没见到那种举止诡异的黑人,毫不让人发怵,仅从这一点上,就让人心里安然许多。在ChinaTown我们看到了两家中国超市,一家规模稍大一家略小,也许是同一个老板开的分店吧,走进去购物的感觉非常相似,不仅货物齐全应有尽有,货品的感觉跟国内简直一模一样,看着既眼熟又亲切。
四、礼让三先
美国的交通是以私人汽车为主,人称美国是汽车轮子上的国家,我想美国人普遍胖的一个原因,也许是他们几乎不走路,出了家门就进车里了,出了车又进家里了。美国人外出旅游主要是飞机,火车为辅。另外,美国当地的交通秩序也令我印象深刻,汽车遇见行人在3米之外就刹车让行人先行;特别是右拐司机也让着行人,行人再也不必考虑右拐车辆的问题。美国人的文明是实实在在从生活小事上表现出来的,恐怕这在国内是永远无法体会到的吧。
美国人开车很自觉,特别是在没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在路旁都树立一个牌子STOP,是停的意思,只要开车到这,汽车必须停下来,看一下其它方向有没有车,然后才能再走,谁先到路口谁先行,基本上是各个方向只能走一辆车,来回循环的走。我有的时候就在马路上观察,左边走一辆,右边走一辆,挺有意思的,没有抢道的。行人要过马路,有灯的地方你要按交通规则走,在没有灯的十字路口,只要你在路边一站,汽车开过来准停下来,让行人先行。
美国人一到放假,全家人就开车出去旅游,去公园、海边。道路两旁卫生干净,只要一下雨,汽车给冲洗的很干净,在美国我没有看到有洗车这个行业。高速公路是贷款修建的,使用初期要收费的,到了年头就不收费了。如果你违章发现警车闪灯在你后边追你,你就靠边停车,双手抱头在车里等着,千万不要下车,不能做多余的动作,否则警察会感到有威胁,弄不好要开枪的。
五、热情好客
在美国生活,你时刻都要在意自己的举止,特别是我们这些中国人,因为美国人真是太礼貌了,碰了你一下就会马上说I’m sorry(对不起)。你想叫别人让一下,千万切记不能用手拍他啊!这样很不礼貌。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一点,美国人真是很有秩序感,干什么都排队,从没有插队现象,而且在马路上的顺序只能是先人后车,让我感觉十分人性化。在怀恩大学学习生活时间最长,学校里的教师、员工和学生都很友好很热情,各种场合、哪怕匆匆走路遇见时都会主动和我们打招呼。
在美国的这些天,最明显的一点是在美国无论在哪上厕所都会备有手纸,所以你不必遇到没带纸的尴尬。残疾人通道遍布各个公共场所,这种人性化让我很有感触。尤其我们的学生在观光游览时,总会有包错落,但都能在原地原封不动的找回来。说真的,美国人的这种有公德,有礼貌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六、 衣食简单
从衣上来说,美国人穿衣服是很随便的,并不讲究。很少看到西装笔挺或是一身套装走在街上的,反倒是满大街的T-shirt加五分裤外加双拖鞋,随随便便就上街了,也许是性格使然吧。
从食上来说,那简直就是恶梦。美国人穿衣服不讲究,吃东西照样不讲究,一块肉饼,一片黄油一些生菜用俩面包一夹就成一汉堡,沙拉就是一堆生蔬菜一样。很多中国人不能适应冰牛奶,美国人饮食习惯与中国人很不一样。美国人喜欢冷的冰的,极少喝热水,在外面喝水都加冰,而且美国人的食物都太甜,甜到发腻,总而言之,吃了美国饭后,才觉得天天吃中国饭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啊!
美国的整体生活水平比我们高是自然的,很多东西在他们看来确实很便宜,像快餐5、6美元就够了,但是一转换成人民币还是贵的吓人的,让人觉得一个汉堡加饮料根本不值三、四十块钱!所以在这里生活首先就是不能将美元转换成人民币思考,不然就会觉得什么都特别贵都不敢买了。美国人普遍偏胖,这跟他们的食物是很有关系的,都是高热量的,肉类绝对比蔬菜水果便宜很多很多。其实美国人做饭很简单的,什么蔬菜啊、肉啊烤一烤或者煮一煮,加点番茄酱之类的再配上Pasta、面包就行了,最简单的就是蔬菜全是生的加沙拉酱做成Salad,不像中国讲究煎、炸、炒、闷、炖、色、香、味……那么复杂。但是美国人爱吃中国菜,这边的中国餐馆生意很好,价格更“好”。
七、住房舒适
从住上来说,美国人越是住在人员不多的山上、海滩越是有钱,反倒是住在城市里的不一定比住在乡下的有钱。他们的乡村与城市离的不远而乡村空气好,生态好,交通好,治安好,【看不到防盗门,防盗窗,高院墙】更多的人则喜欢住在乡村。美国人都不住市中心,市中心是用来办公的,一般住在离市中心远的地方,而美国的房价差距也很大,举个例子,在纽约曼哈顿一间一室一厅需一百多万美元。而在纽约的黑人区,租房子你只需付水电费就可以了,所以,你只要看一个美国人住哪里,你就知道他的经济实力了。
在美国属于自己的房屋基本上都是那种带前后院、停车库、独立的房子,房屋通常最高只有3层,也就是我们说的别墅,但比较昂贵。在美国多数年轻人还是租社区房子住,每一个可出租的房子都有地毯、空调、衣柜、卫生间(包括座便器、浴缸、蓬头、热水……)、厨房(柜子、烤箱、煤气灶、冰箱……)等等,总之就是一切基础设施全都有,而且水全都是可直接饮用的水,其他的如有需要再自己去添置。买房子的通常都是要结婚的、想定居下来的人们。
其实在美国生活很容易的,随便一个工作都能养活自己,就是一个司机在这边生活两三年就能有自己的好的房子和车子,这在中国是完全不可能的。对了,如果你每年的收入低于20,000$话就算是穷人了,租房子的时候政府会帮你付一部分的!
八、 电子商品便宜
我其实是个不喜欢购物的人,但在美国有些东西真的很便宜。比如买一个ipod 30G,只卖200多美元,比国内便宜。还有许多名牌或国际商品都比国内便宜多了,别看食品,日用品对于我们来说很贵,但对于他们来说很便宜。
美国没有“叫卖”,没有大声的吆喝什么的,一切都很井然有序的进行着,每个人都做着自己的shopping,不会去影响他人。在这边购物确实是一种放松和享受,可以体验很多东西,运气好了还能碰到打折什么的,经常会有折扣70%、50% off的,但是都是一些名牌即使打完折还是很贵,因为这边有专门卖便宜的服装的地方,像Marshall、Ross、Payless等等。还有让人不太舒服的是这里的所有东西只要你买了就要交税,39.99$的东西你实际要付41.99$,让人有种吃亏的感觉。其实在中国买东西也是要税的,只不过这税钱是涵盖在价格里的了,美国把他们分开了而已,总是感觉很不爽,也许有时候事情太详细了太清楚了反而不好,有些真相还是不要知道的好!
九、生活自在
美国人工作的时候绝对就是工作,不会做别的事情,但是一旦有假期了就会好好放松自己。在中国如果不上班估计就是在家待着看电视、逛街、朋友在一起吃饭打牌……美国也差不多,不过总感觉不一样。像有些美国人可以在泳池的躺椅上穿着泳装晒太阳,旁边放个收音机,再带点吃的和饮料,看看书,困了小憩一会,不然再水里泡泡,这样就能晒一天!中国人怕晒,美国人不怕,他们就期待着夏天能晒成棕色的皮肤,他们喜欢那种颜色,不过他们通常只会被晒红,然后又变白了。
美国人很注重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大人无论多忙一定是要抽出空来陪孩子的,一定是要亲自带孩子去游泳、去博物馆、去郊游之类的,这是他们的责任。美国这边就是将责任全部细化到人,出了问题就好找了,是谁的责任谁负责。说到博物馆,感触最深的就是美国这边很重视这种公共设施的建设,所有的景点全是免费向大众开放的,而且全都配有可直接饮用水和免费讲解员,去这些地方玩不用像在中国似的背一堆水,确实要轻松很多了。并且所有的大街上都有免费的各种报纸,行人可以随便拿,而且每日更新,报纸的内容编排质量也没得说,看来美国这方面的投入还是很大的呀!
十、责任教育
在我去美国之前,认为美国学生都比较自由,散漫,除了玩还是玩。其实,我们只片面地理解了“自由”。他们的“自由”只表现在自己可以选择课程,可以上课随时提出问题等一些可以或必须自由的地方。他们的学习方式十分主动,与我们不同,在讲课之前,他们不仅要预习课本上的内容,还要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做到还未上课就已掌握大量相关内容。课上,同学与老师交流,同学与同学之间交流,显得大家就像朋友一样。这种互动式教学,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式,它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而不是只等着老师讲,老师问。
除学习外,美国学生的课余生活十分丰富多彩,他们不仅重视学习,还很重视自己课余爱好的培养,基本上每一个学生至少会一种乐器,很多同学对棋类,球类运动也很精通。他们如此重视课余爱好,原因就是做这些活动:一.可以调节情绪,缓解学习上带来的压力;二.可以丰富自己的生活,使自己生活得更加富有情趣。此外,学校要求他们每周必须参加一次社会活动,例如:照顾孤寡老人,分发食物给穷人等等。
还有一点感触很深的是家庭教育。美国的孩子都很独立,自己能做的事情绝对是自己完成的,而且他们长到18岁以后什么事情都了解知道了,家长也会要他们独立了,他们会从家里搬出去自己住,自己挣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从此完全自己生活了。
总之我对美国的印象整体还是很好的,当然它也不是完美的,也有自己的问题,无法轻易的下结论去判定。但是我依然为生为一个中国人而自豪!以前说这种话就是一种大白话,但是现在身在国外再说这句话就是发自内心的了! “走遍了南北西东,也到过了许多名城,静静的想一想,我还是最爱我的安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