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安外新闻 >

《安外讲坛》•用心去爱

作者:      点击数:

  2011年4月19日晚,左春晖老师在我校教师例会的《安外讲坛》上,结合自己三十年班主任的体验,作了“用心去爱”的主题报告。左老师指出,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是平凡又伟大的,是教师发自内心的热情,是一种自我牺牲、无怨无悔的道德情感,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可以创造积极向上气氛,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和创造力,促使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左老师指出,每个学生都有求上进的愿望。有的孩子之所以暂时比较落后、厌学,只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环境和土壤。这需要我们老师用真诚的爱去理解、宽容、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学生,以爱唤醒爱,以心灵塑造心灵。对于如何将师爱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左老师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关爱学生。要明白爱是对学生的尊重,是对学生的宽容,是对智慧的唤醒,是对学生的赞赏,是细微之中的真情。要做到以尊重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锁;以理解和关爱打开心灵之门;以理解和耐心向心灵播撒雨露;以成功的喜悦让心灵绽放鲜花。要保持一颗爱心,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把博爱献给全体学生,把严爱送给优等学生,把厚爱送给发展学生。
  二要因人施爱。“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多了解学生个人不同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个性特点、内心世界、对爱的需求和接受爱的方式,做到因人施爱,有的放矢。要把对学生的爱融于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尊重学生,赏识、支持、帮助、鼓励学生。
  三要以身示范。师爱是教育的生命。教师的每一个教学行为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要把对学生的爱融于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尊重、赏识、支持、帮助、鼓励学生,做到:以丰富的学识引导学生;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以整洁的仪表影响学生。
  四要换位思考。在教学中,总有让教师头痛的学生,面对他们的不良行为,教师不应总站在学生的对面,而应站在学生身边,帮助学生,鼓励学生。“横看成岭侧成峰”,教师只有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看问题才会全面,用“爱”的钥匙打开他们的心锁。
  五要接纳学生。 接纳是一种爱,是理解和接受,是关注和认同,甚至是宽容。作为教师,要善于接纳学生,不仅要接纳乖顺听话的学生,更应该接纳那些“问题”学生,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智慧开启智慧。
  六要满足需求。 应该承认学生心理需求的合理性,树立为学生心理需求服务的观念,注意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尽力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为他们排忧解难,正确引导他们解决各种心理问题。通过课内外适当的激励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等能力,使其快乐健康成长。
  左老师强调,教师要坚信“人人皆可成材,生生都有作为”,把爱牢记于心,把师爱化作无言的行动,像春雨一样去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灵,便会培养出一片似锦繁花。
  左老师用大量的鲜活的事例,向大家生动的诠释着爱生胜如子的职业情怀,展开着一幅长长的教育画卷,引起老师们强烈的共鸣。
  最后,凌主任进行了总结性发言。他说,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师生的双边行为,教师的努力是外因,学生的自发倾向、内在动力是内因,只有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质量才能得到进一步提高。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对学生的情感需求重视不够,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一部分学生产生了封闭、烦躁、逆反、彷徨、厌学等情绪,缺少内驱力。因此,需要我们教师对于学生付出更多关爱,经常与学生交流沟通,排解学生心中的焦躁、厌学、彷徨等不良情绪,轻装上阵,提高学习的效果。要尊重学生,给所有学生以信任、理解、激励、宽容、提醒,让学生感受到关爱,净化灵魂,激发求知欲;让他们更加尊敬和信任自己的老师,热爱所学的学科,恋上课堂;让他们在关爱中感动,在感动中奋发,在奋发中创造出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