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力量 > 撷秀文苑 >

吴琼老师《给批评‘变脸’》

作者:      点击数:

  这是发生在2009年11月8日,初二(6)班的一个故事。
  早晨,一个叫殷红(化名)的学生跑到办公室告诉我说,她放在笔袋里的20元钱丢了。当时,因为忙着改作业,就让她自己再仔细找找,打发她走了。
  下午,另一名同学,吴乐(化名)跑来跟我说:“老师,殷红的钱,真的没找到,在班里丢了。”我开始下意识的明白了问题的严重性。在调查过程中,知道了有两个学生翻过她的笔袋,一个叫程皮,一个叫汪为(均为化名)。我找来他们,问及此事,都矢口否认,我陷入两难的境地。看着他们一个个眼里噙满泪水,我相信,他们都没拿。可是,这钱,到底是谁拿的?
  最后一节课是体育课,我没有让班里的学生去操场上课,因为,我下决心,要将此事调查清楚,丢钱是小事,丢了做人的根本是大事!
  我沉着脸走进班里。
  我问同学们:大家知道不知道,对于我们,最关键的是什么?
  台下几乎异口同声的回答:“是学习!”我说:“不对!”
  台下又回答:“是思想。”
  我说:“对!其实,对于大家来说,最宝贵的不是知识,是思想!学会做人,就是尊重人、理解人、关怀人、帮助人、信任人、原谅人的品质。每位活在世上的人都有强烈的发自心底的需要,需要别人的尊重、理解、关怀、帮助、信任,偶尔犯错误时,需要别人的原谅。怎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有没有得到别人的尊重的秘诀呢?其实秘诀是:首先,从自己做起,培养自己尊重人的品质,首先向对方向他人输出尊重的信息,学会换位思考。我也努力的要求自己这样做到。每日清晨,我都会主动让开值日生已经清扫好的卫生区;每次大扫除的时候,我也会主动参与;见到班级的扫帚倒了,我会主动去整理;见到班级内的垃圾我也能主动拾起;也能拿起拖把擦掉一个又一个脚印;我决不会拿别人的一针一线;不会不经别人的允许,乱翻别人的东西……我知道,别人需要我的尊重,我也需要别人的尊重。今天殷红同学的钱,在教室里,在自己的笔袋里丢了,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我希望有人能主动承认错误,或是偷偷的将钱放回去。”
  我真诚的看着坐在底下的46位学生,渴望着那位勇敢者主动站起身承认错误,可,见到的是46双冷漠的眼睛。我的心在打颤。
  没有一个人承认,我开始让他们集体检讨。大家都低着头,拿出纸,开始写他们没做过错事的检讨。教室开始变的出奇的安静。只见我班的班长,纹丝不动。我慢慢走到他身边,问他‘为什么’。他说,我没犯错,我不知道怎么写。我语塞。“作为班长,以身作则,而不是现在与我唱反调!”“我,不会写,钱,是我拿的,总行了吧!”说完,他哭了。我听到了班里纸上的沙沙声。他,知道,这不是我要的结果。确实,这样惩罚太广了。可是,始终没有人站出来承认错误。我怎么才能让他们懂得什么是‘尊重’什么是‘尊严’什么是‘勇敢’呢?看着教室后面的那一张张天真可爱的笑脸,想着平日里我的辛劳,想着我的每次严厉里期望的眼神,只希望他们如我一样,珍惜自己的每一天,勇敢快乐无忧的学习,让这个‘家’因为有优秀的他们而骄傲,可是,他们不懂。我歇斯底里的难过。我该怎么办?
  疼痛无休止的朝我袭来。
  我抑制不住自己的眼泪。可是,我要让他们知道,此刻的眼泪不是代表软弱,而是一颗真诚的爱他们的心在流泪,写满了失望。
  “一直以来,我把你们当成我的全部。一直以为我们可以一起努力做的更好,一直以为你们是很懂事的孩子,一直以你们为我的骄傲,一直以为,我的付出你们能懂,一直以为我们可以一起哭,一起笑,可是你们没有。早读课补作业;上课不认真;听写本上错多对少;作业不写;乱拿别人东西……我不知道我千百遍的说教有何益,苛刻的要求自己做什么?”未说完,泣不成声。泪眼朦胧,见到了好几个伏案哭泣如我一样颤抖的肩膀。“老师,是我拿的。”一个女生站起来。“老师,对不起,刚才我不该那样对你说话。”班长也站了起来。“既然已经有人拿出了钱,检讨也不要写了,你们下课吧”。
  我不知道我怎么回到我的办公室,只是泪眼婆娑,因为他们不懂我。
  “老师,我的钱找到了。”殷红跑来跟我说。“在我的书里,我才看到,老师,真的。”
  “老师,给。”程皮和汪为将两张十块的递给了我。办公室外还有好几个学生攥着面值不同的20元钱。
  无论是怎样的结果,于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我想他们已经明白了——‘尊重’。
  尊人者,人尊之。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说:“造成教育青少年的困难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他们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而处于这个年龄期的人,就其本性来说是不愿意感到有人在教育他们的。因此,教师要能随机应变的利用教学机智来引导学生,给学生以良性的刺激,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
  戴尔·卡耐基说:“用建议的方法容易让人改变错误,因为它可以保持每个人的尊严与自觉”。批评教育学生时,变讥讽、挖苦、斥责、谩骂为和风细雨的循循善诱,为全力以赴的帮助、扶持,为合理化的意见、建议……来一些苦口的“糖衣片”,来一些不逆耳的“忠言”,多利用自己的教育机智,多采用“迂回”战术,多一些“如果……就”式的建议……让学生既乐于接受,又受到教育,改正错误,有时还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情感效应。
  总之,我要对您说:“老师,不妨让您的批评方式‘变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