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教学 > 校本课程 >

小议人教版九年级《活动课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作者:      点击数:

 

 

                   课例分析

                 ——小议人教版九年级《活动课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通过教学和各种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学习的自觉性;加深学生对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拼搏的决心和信心,为祖国、为家乡做奉献的崇高情感;通过办小报,办展览,实地参观调查等活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些就是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目的。

其中活动课的设置体现了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成为九年级政治课程改革的最亮丽的风景。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总课时数的20%,此外,每一单元还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了23个活动。近年来,一些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大量出现在中考考卷上,如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可持续发展、“一国两制”等。这些试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设置活动课既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适应中考考试改革的需要。因此,对于政治教师来说,如何认识和实施“活动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下面我们就来简单小议一下活动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这一课内容从总体上看通俗易懂,时代感强,具有较强的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

首先,我在备课时注意处理好教材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在备课时把本节课的内容放到第三课《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去考虑,而不是孤立地考虑。在课堂教学设计时,我针对具体的情况,进行灵活的设计。因为当课堂上情况有变时,我也应随机应变,而不能拘泥于脑中的教案。另外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我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已有水平确定教学起点,从学生所能接受的活动方式出发,精心设计学生活动程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认识结构、个性品质在参与中都得到发展。例如在本课教学中我要查阅、收集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社会经济状况的有关资料,并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走访有关部门,请教父母等长辈,获取当地改革开放前后变化的第一手资料。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备课时非常重视学生的兴趣,想方设法吸引学生的“眼球”。因而我深入学生生活,弄清学生对什么感兴趣,注意学生的关注点,例如我在教学设计中经常准备像《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歌曲,不但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而且可以引导学生也养成在生活中觅道理的学习习惯,从而充实备课资料。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有趣的课堂导入不仅能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而且能启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情绪,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炼之以志,导之以行”的效果,我在讲本活动课时,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那优美、流畅、豪气十足的旋律深深地叩打每一位学生的心灵,同学们情不自禁地哼唱起来,在歌声中,我及时问道:“听了这首歌的第一段有何感想?1979年在中国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说她是一个春天?这位老人是谁?1992年中国又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说1992又是一个春天呢?”学生们思绪万千,热情高涨,纷纷举手发言,此时我及时导入新课:“正是改革开放使我们的国家和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么,我国改革开放的目的呢?我们应从身边的变化来看改革开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

总之,不论是利用歌曲、录像、游戏导入新课,还是利用故事等其它方式导入新课,这些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枯燥乏味的政治课堂充满情趣,使学生感到新奇愉快,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新的知识。

我们的九年级教材在设计本活动课时依据三大知识板块进行教学。第一方面,学习有关理论知识,这是课文中的正文部分。如改革开放与党的先进性、目的、必然性,旨在引导学生解决活动中的疑难问题,为学生的后面学习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掌握较为系统的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主题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文字很少,但语言精练,能起到画龙点睛的引导作用。

第二方面,阅读材料 ,如“神奇的业绩  无限的商机”课文中的小字即楷体字材料部分。其外,我平时也经常根据教学需要,让学生走进社会,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去获得信息,或者利用网络、电视或图书报刊,像《半月谈》、《中学生时事政治报》以及“今日说法”、“焦点访谈”、“时事传真”、“中国报道”等电视栏目,在教学中把时事和教材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师生既拓宽了视野,又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例如我在本课教学中播放录象,介绍改革开放一些重要背景资料,如小平南巡讲话等内容。这些课内外材料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第三方面,如“从身边的变化谈改革开放”建议的实践活动中的某些小设计,我都大胆让学生自己去想、动手去做、动口去讲,让大家各抒己见。对学生所出的“点子”、所想的“办法”及各种“计划”的设计,我都会给予恰当的评价,特别是对他们各自的独到之处,更是给予充分的肯定,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充分调动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热情。这个板块的设立,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或基于问题、或基于案例、或基于情境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并能够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例如,我事先给学生印发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材料,然后再要求他们回去采访自己的爷爷奶奶、父母或亲朋好友,要求他们谈谈自己的生活经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如:从衣着变化谈;从住房谈;从交通工具谈……要求这些同学把感受最深的事情记录下来,最后要求学生根据分类进行小品表演。通过参与实践,增强了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进了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丰富了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学会交流与合作,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我在本节课教学中,还有一些体会:

认识到正确运用讨论的重要性。因为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教师为了赶时髦,取悦于听课教师,根本不考虑内容是否需要,一堂课总免不了几次搬出课堂讨论这一环节。许多教师在出示一问题后,马上组织课堂讨论,并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由于没有充裕时间的独立思考,充其量只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有时还会产生“牛头不对马嘴”的观点,课堂讨论收效甚微。有鉴于此,我在提出问题后,首先给学生一个“缓冲”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深入的独立思考,一旦学生经过了自己酝酿和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才能有话可说,有观点可讲,讨论时才会深入,才会有心灵的交汇、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融。例如讨论改革的利与弊 ,我引导广大同学站在不同的角度(如私营企业家、下岗工人等)进行讨论。对学生的独到见解,我及时给以鼓励和表扬,以激发其继续探讨的兴趣和热情。

也认识到创新能力是活动课需要考虑的问题。创新,首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敢于质疑、批判的精神。例如我在活动课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的创新过程,要看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是否高昂,是否从多角度、多层次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的观点和结论是否新颖,而不是简单看创新结果。其次,作为我们广大教师也要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并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在教育内容的把握上要体现出一定的前瞻性,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多设计一些创新思维的开放式问题,让学生多思多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另外在思想政治课中恰当使用多媒体,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这有利于重难点的突破,拓宽学生的视野,强化知识联系,实现知识迁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获得知识,从而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比如,我在讲本活动课时,播放电视VCD让学生欣赏一幅生动画面、聆听歌曲《春天的故事》,然后再结合歌词内容,充满激情地向学生讲述深圳那空前的改革举措,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感性上体会到党的英明和对外开放政策的伟大。这样轻松自然地把理论转化为认知,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境界,从而提高了课堂质量。

我在本节课教学中,也真切感受到只要我们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勇于创新,敢于探索,把课堂教学的“着力点”真正放在学生的发展上,努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就一定能够推动我们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向更加纵深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