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教学 > 校本课程 >

《故都的秋》课例分析

作者:      点击数:

 

《故都的秋》课例分析
  
  
一、 过程呈现
  
第一步:形象感知阶段
  
听读课文——运用想象联想感知艺术画面
  
要求:注重一个
   a.
摒除杂念,内心虚静
   b.
想象联想,思与境谐
  
(播放配乐朗诵3——11段,配秋色图画)要求学生顺着诵读的导引,摒杂念,驰神思,微闭双眼,内心虚静。用心来接受郁达夫所给的秋色图画。听后完成如下各题
  
1) 试用简洁整齐的语言给你所看到的五幅画面命名。
  
2) 用自己的语言描摹你所感受到的第一幅图画。
  
3) 从文章所描绘的秋景中,你看到了那些颜色?它的主色调是什么?试用文中的一个字概括它给你的感受。
  
4) 你听到了哪些秋声?能否也用一个字概括你的感受?
  
通过感知导引,学生体味出故都的秋色是清冷的,故都的秋声是寂寥的,充分感知了文章的画面美。
  
第二步:情感体悟阶段
  
品读课文——调动内在情感体悟艺术画面
  
要求:注重一个
   a .
披文入情,移情内化
   b.
抓住特征,缘境探情
   1.
移情内化
  
提问:假如你身处画中,看到满目的冷色画面,处在如此寂寥的秋景中,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
  
教师追问过渡:作者想要转达给你的,要你与之共同领受的是不是这样的审美情绪呢?
   2.
缘境探情
  
第一问题:如果将牵牛花改为红色,秋草改为肥茂的,好不好?
  
有的学生说:好,更具活力,因而更美
  
有的学生:立即反驳——这叫艳,不叫美。
  
教师追问:你认为怎样才叫美呢?
  
学生:景中有人,客观景物具有情绪色彩才叫美!
  
教师:你认为作者的情绪色彩是什么呢?
  
学生:隐隐的不快感。
  
教师:能进一步分析一下吗?
  
学生:可意会,不可言传。
  
教师:你们同意吗?(大多数说同意) 你们谁代他言传呢?(无人应答)
  
教师:能意会还要能言传,只要了解中国知识分子的审美心态和表达技法就可以弄明白了。
  
教师:通过归有光《相脊轩志》、赵师秀《约客》、杜甫《月夜》简要介绍常用表达技法。
  
第二问:泡一碗浓茶改为捧一杯香茶好不好?
  
学生:不好!
  
教师:为什么?
  
学生:不太和谐。
  
教师:为什么说不和谐?
  
学生:反正不符合作者的身份,细的说不清。
  
教师:香茶和浓茶的味道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香茶突出一个字,而浓茶的味道是苦涩的。
  
教师:沿着这个思路再想下去。
  
学生:作者品味的不是茶,而是他的生活,他的境遇,他的人生以及他所面临的世态!
  
教师:对!古人云:壶公瓢中自有田地日月,其意象的深刻包孕性就在于此!
  
了解这一点,就会了解郁达夫在落蕊清扫的那幅画面中为何把自然物象描写到常人看不到的细腻之处。
  
再如,在秋雨话凉一节中,作者为何把话凉的语调描写的那么细腻,这也是值得追问的事情。
  
学生:反复品读这几句,起来摹读。
  
教师:从这么细腻的语调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学生:为了传神。
  
教师:再读。
  
学生:读出了味道,急于表达。
  
教师:先别忙说,我有更高的要求:用古人的一首词来概括。
  
学生: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3)如果说,景中之色是,景中之声是,那么,观秋话秋写秋之人的心情是怎样的?能否也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
  
学生:悲凉。
  
第三步:理性分析阶段
  
研读课文——运用理性思维透析艺术画面
   a.
知人论世,全面联系
   b.
抓住文本,透彻分析
   1.
知人论世,全面联系。让学生走进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了解郁达夫有关的生平、思想、创作个性及写作本文时的国内、国际大环境及作者写作此文时的个人际遇。
   2.
抓住文本,透彻分析。让学生结合所查的背景材料思考下面问题:
  
1) 文章的题目为何取名为《故都的秋》?能不能改成《北平的秋》?为什么?
  
2) 荒凉的心境可以通过西山的虫唱、潭柘寺的钟声、钓鱼台的柳影来表现,作者为何却重点着笔于寻常巷陌、普通人家?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意识?
  
3) 从上面的两个问题中,你体悟到郁达夫心境悲凉的原因了吗?说说郁达夫的秋之魂在哪里?
  
教师引导学生逐步明确:京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为繁华之所在。故都一词,说明昔日繁盛已不在,暗含时代衰落之意。作者把眼光与普通人的生活连在一起,表现了作者的平民意识及对民生的关注。
  
综合上面两个问题及所查阅的背景材料,使学生最终找到了郁达夫心境悲凉的原因,也找到了郁达夫的秋之根、秋之魂和本篇文章的强烈的审美震撼力之所在)——是对家国的忧患,对生民的同情内化为郁达夫内心的深沉的悲凉。正是这种大悲凉,才使文章显示出韵味无穷的审美厚度。
  
  
二、教学设想
  
孔子说: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郁达夫先生的这篇文章,把深沉的忧思,浸润在平淡的物象之中。澎湃激荡的情感之流,经过中正平和的审美原则的消解,发而为微波细流;使普通的感知形象蕴蓄着巨大的审美张力,显出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彬彬君子之风。同时,又使得这篇看似以平常语出之的文章,显示出极具包孕性的审美厚度。
  
根据这篇文章的上述特点,我把我们的教学重心定位在张力最大、最具美学韵味的几幅秋色画面上。通过对作者所建构的审美意象的感知、体悟、解析,加强学生对文学性作品的文本符号的感性还原和透析能力。不仅获知得能,而且掌握方法,并获得情志的熏陶。
  
为了达成上述目标,我力争在课堂上搭建教师、学生、文本三者平等对话的平台,运用双主双向的互动教学结构,实现文本信息的纵深接受、衍生和内化。打破传统的从第一段讲到第二段,一直讲到最后一段的线性传达和接受模式,而是找准最具启发性的切入点,运用中间开花,香及首尾的方式,在学生预先进行必要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直接切入审美焦点——几幅秋色图,通过逐步感知、体悟及解析,进而达成对文本信息的深度阐释。让学生担当接受者和创造者的双层角色。
  
注重知识技能,更注重方法,同时还兼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不要求一篇文章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更注重一节课重点解决一个问题。一个单元、一本书合起来才解决一个系统问题。我认为单单的就本讲本是一种惯性与惰性的模式,这种模式是用A概念来解释A概念。是一种逻辑上的错误,根本不可能达到对文章的深度阐释。学生也根本不可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三、教学反思
  
  
文学性作品除了具有一般作品的知性因素外,还具有独特的形象性和情感性。在文学作品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把握其个性特征,做到因施教,才能品足作品的韵味,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美育功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课运用了————三步教学法,充分激发了学生欣赏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由景味情,缘情入理,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情悦志步步深入涵育语文素养。前两步是”——进入意象之中,触摸作者的心跳,与作者同喜同悲,形成强烈的情感共鸣,进入庐山之内,感受庐山的氤氲之气;后一步则是拉出审美距离,进行理性观照,跳出庐山之外,跳山云端,俯视庐山,才能看清庐山的峰峰岭岭,看请庐山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