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教学 > 校本课程 >

史海钩沉——我们看文革

作者:      点击数:

 

课例分析

史海钩沉——我们看文革

 

一、教学定位

本课题选自高一《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第七章《“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的内容。分两节两课时,教材是这样布局的: 第一节:“全国大动乱”,要求学生掌握“文革”前期基本史实,思考内乱的原因和危害;第二节:“粉碎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要求学生掌握“文革”后期史实,分析成因、性质和教训。“文革”是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发生的严重失误和挫折,是较为敏感的政治题材。单凭一两节课,无法深入认识“文革”十年的历史。如果试图在一节课中由老师讲清“文革”的史实、成因、危害及教训,结果可能只是泛泛而谈,学生得到的,可能也仅仅是一些表面的观点,不仅认识不够深刻,而且若干年后是否还有印象也是个未知数。我设想在第一节课,学生对“文革”有一个整体的大概的认识的基础上,抓住某一个角度去深化对“文革”的认识。“文革”提供的是反面的教训,如果没有这个教训,就不可能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近20来年的繁荣发展。因此,认识“文革”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十分必要。这节课的学科知识落脚点就在于进一步从史实中认识“文革”灾难,吸取教训。因此,我将课程安排做了适当的调整:第一课时:了解“文革”的基本史实,发生背景及成因;第二课时:基于第一节课对“文革”的了解,利用网络资源中的“文革”史实资料,加深对文革灾难的认识,并思考文革带来的教训。本课为第二课时。

二、学情分析

当今的中学生对“文革”是缺乏认识的,即使是通过书刊、电视或长辈的述说有一点认识,也是欠感性欠深刻欠科学的。我们的教材,重罗列简单史实,多观点,少感性的历史资料,少分析。而互联网有着丰富的信息资源,但网上的许多观点与教材并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如何去鉴别?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不喜欢教材灌输观点,喜欢标新立异,但如果不具备分析、归纳的能力,不懂得论从史出,就容易被网上一些观点所左右,这是不利于学生成长的。历史的研究是建立在对各类历史资料的搜集、筛选、分析的基础上,而互联网海量的资源恰恰对历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如何利用互联网现有的丰富的信息资源,如何帮助学生学会通过网络去获取历史信息、去分析归纳并得出结论,让互联网真正成为我们探究历史的桥梁?我在构思“文化大革命”十年的教学策略时,发现“中国文革”和“疯狂岁月”两个网站的体系比较全,内容非常丰富,与课本内容大体一致。那么,如何整合课本内容与网络资源,如何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网络学习方式,如何组织课堂教学?我从“文革”网站中丰富的图片、邮票资源中找到突破口,将互联网资源与历史教学进行有效的整合。这些图片、邮票等资源忠实地记载了历史的原生面貌,是探究历史的第一手素材。它们真实、形象、直观、生动,易激发学生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思考,得出对文革灾难的认识,对今天生活的感悟,并引导学生从中领悟探究历史的方法,领悟历史借鉴的功能。

三、通过教学,预期达到下列教学目标

1、使学生从网上获取、筛选、加工及表达历史信息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2、使学生分析归纳的历史思维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3、使学生对文革灾难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增强,并能对其教训进行理性的思考,培养历史感悟能力;

 

 

四、教学流程与结构。

承上启下

网络 创设问题情境

网络 教师布置任务方法指导 

网络

学生上网自主探究

网络

学生讨论展示交流

教师适时辅导

教师适时点评

总结提升

教学过程

①、“承上启下”提问引入:

(全屏控制,电子大屏幕上,一组文革图片及一段文字:“曾经的历史已过,留下的是一种文化和经验,留给我们去思考。”循环播放,营造人文氛围)

老师:这一幅幅画面,是否引起大家对文革历史的回忆?上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文革的概况,文革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党中央是怎样评价文革的?文革虽然已经过去,但是,也留下了给我们去思考的空间。这节课,我们就一起上网,到网络这个大视窗中去进一步认识文革给我们带来哪些灾难,又给予我们什么启示?

②、“创设问题情境”及“布置任务方法指导”

(全屏控制,点击进入中国文革网站,在《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歌声中,出现一幅幅文革画面,激起学生深入了解文革的动机、欲望。然后,带领学生一起进入邮票、美术作品、老照片、记实文章等视窗去看文革。)

老师:我们可以从邮票中去看历史,你可以从这丰富的邮票资源中,选择你认为经典的、有代表性的几幅去看,去分析;也可以从美术作品中去看历史,这是当时人们的艺术创作,艺术来源于生活,真实的反映了文革风貌。看能否从作品的题材、内容、色彩图案等方面入手分析;也可以从老照片中去看,比如,这里有一组组关于破四旧、大字报、武斗……的图片,也有当时人们的生活照;也可以从回忆记实的文章中去看,看能否从文章提供的数据、回忆的事实中,看出文革的灾难。我们现在开始,比一比哪个组的同学最认真积极,观察最入微,思考最深入,收获最大,体会最深。

③、“学生上网自主探究”

学生分小组选择视窗,分别浏览以下四组网络资源,在分工、合作、竞争中自主学习与讨论。老师从旁适时辅导,点拨提醒。

 

☆从文革邮票看文革

☆从文革美术作品看文革

☆从文革照片看文革

☆从文革回忆记实看文革

探究问题:文革给我们带来哪些灾难,又给予我们什么启示?

④、“学生展示交流”

(让学生全屏控制。各组选出代表,征集本组意见,点击进入所用资源,进行分析,展示他们的收获,谈感想,老师适时点评。下面是师生交流的片断摘录。)

学生:我们组从邮票中看文革。这些邮票既是艺术品,也反映了历史的真实。这几组邮票,都是毛主席的头像、语录、讲话、指示、诗词,从中可看出当时强烈的个人崇拜。这几幅反映的是当时的文艺路线,全国只有这几个样板戏,反映了当时文艺生活的单调、贫乏。这从邮票中为数不多的几个题材中也可得到证实。还有几幅是知识青年在农村,他们都是在那里劳动、学毛选,虽然学到了一些种田的知识,得到了锻炼,但是也失去了在学校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

老师:一枚枚小小的邮票也蕴藏了大历史。从中我们看到了个人崇拜,个人崇拜必然带来迷信盲从、人云亦云,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就是灾难,我们已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也从中看到文化的单调,对思想的禁锢,对整整一代人青春的耽误。那么从中我们可吸取什么教训?

学生:杜绝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要独立思考。

学生:这是一组关于大字报的照片,北大清华这些高等学府,全都贴上了充满攻击性、批判性语言的大字报,这是被批判的校长、教育界的名人。进行高等教育的地方却反知识反文化,这是对文化教育领域的摧残。这是当时人们在破四旧,观音菩萨都从庙里请出来了,到处捣毁文化古迹,焚毁字画。这是对文化遗产的严重破坏。还有这些关于武斗、关于夺权的画面,可看出当时政治上极度混乱的局面,民主与法制给肆意践踏。从这组生活照上还可看出人们衣着的单调,没有色彩,款式单一。住房简陋,工厂农村一派荒凉。

老师:一幅幅的照片可以说是社会的缩影,有心的同学透过它,看到了政治的动乱,法制的荒废,经济的破坏,文化教育的摧残。能说说它给予我们的启示吗?

学生:必须把发展经济建设放在第一位。

学生:要尊重知识,尊重教育,保护文化遗产。

学生:如果我们想生活的自由、安全,就必须加强法制建设。

⑤、“总结提升”:

(全屏控制,电子大屏幕上,一组文革图片及一段文字:“曾经的历史已过,留下的是一种文化和经验,留给我们去思考。”循环播放,与上课伊始相呼应,在浓郁的人文氛围中,促使学生去思考,去感悟。)

教师总结:这一枚枚邮票,一幅幅照片,仿佛就是小小的窗口,透过它,我们看到了文革的野蛮、残酷、愚昧,这种反人性、反知识、反文化的生活正是我们今天要扬弃的。我们不要灾难,更要谨防灾难的重演。

最后点题:一两节课,我们说不尽“文革”十年的历史。但是,如果我们懂得通过互联网去发现,去分析,那么,互联网就能成为我们探究历史的桥梁。在探究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以文革为镜,去感悟生活,那么我们对未来的思考就会更冷静,更理智。这样,文革带给我们的就不仅仅是灾难,而是经验教训;历史带给我们的也就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回忆,而是一种文化和经验,从而凭借它引领我们的生活,指导我们的生活。

五、教学总结

在信息化社会中,学生获取的信息已不囿于课堂及课本了。以互联网为代表,包括报刊、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的信息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广阔性、即时性等特点。因此,如何培养学生从互联网获取、鉴别、分析、加工及表达信息的能力是现代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本节课,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学习,既能够丰富、拓展、加深课本的内容,又能让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吸收、消化网络资源,进行创造性的学习,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智能结构、情感及价值观,在自己的知识和智能的上限中学习,体现了主体教育理念,也是培养能适应未来社会人才的有效途径。在本课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重组、教学结构的设计、启发性提问及即时点拨与辅导、总结的过程。

五、存疑和值得商榷的地方。

1、对于“文革”,中央已定性为“一场由领导者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是乱了自己”。上节课学生对其成因、过程有了基本的认识,因此,这节课的侧重点是基于图片、照片、回忆录等第一手历史资料,让学生在感性的基础上对“文革”灾难进行进一步的理性感悟与思考。这样设计是否合理,有待进一步探讨。

2、学生在利用互联网资源中的历史素材探究发现的过程中,由于阅历的原因,可能得出的观点未必与教材一致,教师如何点拨、引导非常关键。故备课时还需尽可能预见学生会发表什么样的观点,临场可能需做相应的调整。

3、互联网资源非常丰富,笔者选择了原始资料,如当事人用过的邮票、拍摄的照片、创作的美术作品、撰写的回忆文章等,学生能否从这些原始素材中有所启发而真正做到“论从史出”,这有待实践的检验。